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高速发展和转型期,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方便取得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认定了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根据《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动态调整暂行办法》(2018年版),连续两年分别列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综合评价末位的城市,由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取消其示范城市的资格。
距离2016年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结果公布也过去2年时间,无论是业内专家还是各城市/区域都纷纷关注2018年的评选结果,新的评选结果是否会造成新一轮产业水平分布的洗牌,是否会有新的城市/区域杀入示范之列,旧的城市/区域被迫出局?在2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31个示范城市在模式、体制、机制方面都有新的创新和引领,但在数字经济大背景的冲击下,仍然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今天我们就简单梳理一下。
1. 统计难度大
经过我们走访调研多个城市和区域后发现,服务外包统计难几乎是所有痛点的NO.1。当前服务外包统计系统都以合同为准,但是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部分服务外包业务难以体现在合同中。随着服务外包与更多垂直行业和领域的深度融合关联,很多企业如工程、维修或生产相关业务中包括的设计、研发、运维等具体业务内容,并不会单独签订服务外包合同,对于企业申报相关金额时,很难拆分具体业务。又或者,一些相对时间跨度较长的业务合作,每年根据当年业务情况进行合同变更的,更难统计当年的数据情况。
2. 注重离岸 忽略在岸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服务外包业务规模继续稳步增长,全年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3233.4亿人民币,执行额95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12.9%。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966亿元,执行额586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9.3%。从占比上看,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都占据了全年服务外包额的近60%,相对而言在岸业务的占比只有不到40%。同时,我们实际的走访调研中发现,更多的服务外包企业在做在岸业务,包括很多大型企业在岸业务的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很大,保守估计在岸业务是离岸业务的4倍以上,但是并没有全部纳入统计体系,也享受不到相应的支持。这种明显的差距,让我们看到,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走访后的众多城市/区域层面,都是注重离岸发展多过在岸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现有的众多政策在补贴、优惠方面仍然偏向离岸服务,对于在岸并没有那么看重。也基于这种现状和困境,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李元就曾表示,新时代的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政策,要以“发展离岸 促进在岸”为抓手,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协调发展。
3. 新型服务外包业务统计难度升级
大数据、云计算、AI、5G等新兴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服务的核心驱动,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转型和升级路径日益清晰;同时,数字化技术催生了更多服务外包的新业务模式,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的服务化、服务的产品化等融合和交替提升了服务外包业务的区分难度,技术的加速迭代也加大了统计机制的完善难度,为服务外包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4. 人才痛点依然存在
2018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40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94.9万人,比2017年增加21.5万人。截至2018年底,从业人员共1068.9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689.5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4.5%。尽管我国的服务外包领域从业人员数逐年递增,占比逐年上升,但人才的流失率和中高端人才空缺依然是困扰城市/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据测算,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服务外包企业工作2-3年后,有40%转向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同时我们走访众多城市和区域后发现,设计类、研发类、管理类等服务外包中高端、综合型人才缺口严重,本土产业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这类型人才更倾向于跳槽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运营困难,还影响了整个地区的产业快速发展。
5. 中小企业难以接触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新型全球化概念也逐渐得到推广,我国服务外包企业面临了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拓展的机遇和挑战。但从实际调研和走访后发现,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大部分围绕建筑和工程类项目,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目前仍是中小企业占多数,国际型大企业相对较少,中小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相应资质和能力,对于企业本身提升国际市场拓展能力,产生了更多阻碍。
综上痛点是出现比较明显的共性问题,但不同城市/区域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时,还面临了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运营成本上升、企业招商困难等不同的问题和困境,这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未来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起到明显制约作用。只有找到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希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品牌化、全球化发展。